深层次思维的缺陷引起分化,逻辑思维的重要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10-15 19:2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深层次思维的缺陷引起分化,初二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期,学习有方法
初二开始,学习的思维方式由“形象思维”为主,变成了“逻辑思维”为主。学生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,当然会变得很吃力,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。初二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期,学习有方法。


一、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
被分化,不是学生不聪明,而是视野太窄,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出了问题。学习的实质并不在于知识量,而在于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。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是“浅层次思维”,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是“深层次思维”。初二学生为了学习需要做出重大调整。


改善学习方式。初二学生需要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,善于思考,善于提出问题。学习上,可以提出问题,往往就成功了一半。
拓宽知识面。初二学生需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、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“背景”。家长也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,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。
关注学习成绩的“智力含量”。到了初二,不要只强调学生的分数,而要看成绩是如何得来的。是靠死记硬背,还是明白了道理?是独立思考,还是仅仅模仿而已?需要关注的是学习方式,思维参与的程度。


二、防止初二分化,需要培养学习的意志力
对于初中学生,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。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,在小学学得很轻松,他们错误地以为,取得好的成绩,原来如此简单,不认真不努力也可学好。养成了做事马虎,不求胜解,怕吃苦等不良习气。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。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。这时,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。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,心理发展不成熟,对自己的认识不足,困难面前,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又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,怕吃点苦,怕受点累,就产生应付的心态,造成学习不扎实,分化下来就是必然的了。


如何培养学生刻苦、勤奋的优良品格?首先是要有主观愿望,有一个自己去努力的目标,其次是控制力和忍耐力。把主观的愿望,和控制力,和忍耐力融合为一体,就成为一个人的意志力。对于刚进初二的孩子,意志力是培养的目标。教育学生,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,不勤奋学习是不可能的。任何的机遇都是勤奋劳动获得的,只有拼奋斗,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。


三、防止初二分化,需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
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个人的学习终身受益,也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。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。然而,小学生、初一学生中,一部分学生贪玩好耍成性,不思进取,学习习惯非常糟糕。


为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,需要培养孩子细致、扎实、严谨、高效的学习习惯。越是聪明的学生,越要注意学习的计划性,思维的逻辑性,书写的条理性。会学习的学生必定有经常反思的习惯,会进行习题整理,方法总结。做题好的学生有个非常相似的学习习惯:不仅都有个习题整理的本子,并且都视这个本子为宝。


初二学生养成严谨、扎实、高效的学习习惯,认真复习巩固初一阶段所学知识,把初二阶段的学习内容掌握好,就可以增强初三学习阶段的实力,以利于在后续的学习阶段轻装上阵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